Day 8 聖家堂→米拉之家→巴特婁之家
今天參觀的景點都是高地 Antoni Gaudí 的建築,說是高地之日也不為過。他的作品打破一般建築的常理,充滿了想像力,甚至可以說充滿了童趣,他不畫草圖,而是用黏土捏出等比例的模型,方正是他的作品中最難出現的元素,他就是有辦法用傾斜、彎曲的流線等元素,打造出一座座超現實的建築,橫空出現在巴塞隆納的市區。
聖家堂早上剛開放,外面就排了長長的人龍等著進去,不意外排了一個小時後,我們終於得以買票進去,我們一次買好參觀教堂和搭電梯去塔頂的票,因為電梯有限定每小時可搭的人次,像我們早上買票,搭電梯的場次就已經排到中午去了。
聖家堂嚴格來說是個尚未完工的建築,高地在完成誕生之門後(加泰文: la façana
del Naixement 西文: la fachada
del Nacimiento),因為電車車禍事故而去世,留下尚待完工的另外兩扇門。之後由日籍雕刻家外尾悅郎承其衣缽建造了受難之門(加泰文: la façana del la
Passió 西文: la fachada de la Pasión ),他在受訪時說到當初他只是去參觀一下聖家堂,受其吸引進而和建築團隊的人接觸,然後他就接下了修復和建造的工作,沒想到一待就待那麼多年還沒結束—查查資料,他1978年就定居巴塞隆納到現在,預計2026年完工,目前第三面還在剛建造的階段,2026年只能說是樂觀期待下的完工日吧!
聖家堂雖然也是教堂,但它和其他的教堂非常不同,帶有高地強烈的個人風格。外牆雕刻非常精細,每一段仔細一看都是一則聖經故事,內部更是美不勝收,尤其是陽光透過彩繪玻璃照射進來,每段時間都有不同的變化,很吸引人。柱子是略呈傾斜狀,有點不規則形,柱子中段還有模擬樹結的東西,每個「樹結」上都畫有可愛的動物圖案,像獅子、鹿等等。而頂端層層疊疊的雕刻,除了華麗還有無限延伸之感,好像聖殿並無終點。因為教堂設計角度並非方正,反而比較類似圓弧型的三角錐,一路往上方收起來,再加上採光設計的巧思,讓上方顯得更明亮,所以底下觀看的人會有「景仰」的感覺。
在觀賞的同時,剛好遇到一位館方導覽員和民眾解說,我趁機湊過去聽一下,才知道聖家堂內的柱子採倒U型的設計,是模擬人站立時的樣子,受到外力推擠時更不容易倒塌。而原本高地的設計不只是外觀看到的三扇門,還有一個第四面,在外面不會刻上聖經故事,而是要讓民眾從正門一路往裡走到最裡面,看見耶穌聖像,然後在陽光穿過天井照射的光束前跪下祈禱,而那扇光芒依照節氣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角度,在聖週的某一天照射在正前方耶穌的聖像上。但因為整座教堂尚未完工,所以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機會實行高地的這個巧思,建教堂建個一百多年好像是加泰隆尼亞人的「習慣」,大教堂和海上聖母教堂都是,只能期待未來的某一天有幸看得到那幕了。
天井 |
參觀完教堂內部,我們在門票上指定的時間內到電梯前等待,電梯是外建電動式的,一次大約可容納八人,裡面有個「電梯小姐」會用英文和西文簡單解說一下塔的內部—英文講得比較短 XD 往上到塔頂後就會放我們出去,然後看有沒有人要搭電梯下去,而大部分的人都會選擇走階梯下去。上塔頂主要是看巴塞隆納的市景,從櫛比鱗次的房屋、蒙特惠奇山丘到海面都一覽無遺。大家都滿守秩序,會等其他人照完,再移動過去那個方位照相,我離開某一面的時候,一旁走上來的西方臉遊客點頭和我說「arigato」—我又被當成日本人了!好吧,來這裡的日本人本來就比較多,除了建築團隊的頭頭是日本人,導覽也有日文,裡面還有一面日文寫的感謝詞呢!
由於聖家堂的塔頂中間是中空的,所以我們是沿著外圍一圈圈的階梯慢慢走下去,階梯面只有中間一段比較窄,其它時候兩三個人同時走都還有空間,不過可能因為多處鏤空以減輕重量和加強採光,導致塔頂風大,所以走的時候要特別小心,但也因此沿途看見不少市景,還看到了正在施工的第三面門—我好像看到了草莓和葡萄塔?XD 回到地面後,我們往官方商店走去,沒想到進去商店也要排隊控管人數,因為它就在草莓塔和葡萄塔的下方,等於是聖家堂的一部分,這該說是物盡其用嗎?所以我們乖乖地排隊進去買了小紀念品和明信片,希望我們的小小捐獻能讓你早日長成「大塔」阿!
中空的塔頂 |
看起來好可口的草莓塔和葡萄塔 (?) |
官方商店的位置很特別 |
我們接著往米拉之家移動,從聖家堂可以坐兩站地鐵或是走20分鐘過去。米拉之家原名叫 Casa Milà,但當地人和 articketBCN 都稱它為 La Pedrera ,直譯是採石場的意思,這是來自於當初 Pere Milà 請高地來蓋這座公寓時要求用石材建造,所以才有這棟用石頭建造的米拉之家誕生。
米拉之家開放一樓大廳、展示廳、屋頂還有一個樓層讓大家參觀,展示廳在頂樓,可以看到內部構造,還有一些當初蓋這棟建築的背景資料,樓層展示的主要是當時的廚房、臥室和書房等等,而因為建築呈不規則流線型,所以走廊彷彿也像水流動過一般,是彎曲而非直線的,外面陽台的欄杆用鐵鑄軟交織而成,好像魚鱗一般,沿著建築外觀同樣呈現流線型。從屋頂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全景,屋頂上的煙囪修復得不太好,磁磚的顏色有點退掉,但還看得出樣子是挺可愛的。
再來我們走去同樣位在 Passeig de Gràcia 大道上的巴特婁之家 Casa Batlló,這兩個「家」的建造時間相近,高地建完巴特婁之家接著去建米拉之家,參觀票價都不便宜,米拉之家有 articketBCN 可以用,總的來說沒有貴到,但巴特婁之家門票18.15€ 還是一筆不小的花費。不過一踏進去我就知道這錢花得值得,除了語音導覽有多種語言(少數有中文的),裡面也修復得很好,整體狀態比米拉之家好的多,所以開放參觀的部份也多。
在這棟建築裡,高地恣意地揮灑他常用的各種元素,石材、磁磚、木頭、水波流線、彩繪玻璃等等,主題也玩得更大,像客廳的蘑菇暖爐就讓人會心一笑。內部裝潢彷彿水族館一般,像陽台的窗戶設計搭配窗外的馬賽克磁磚,一瞬間以為自己看到了水族箱,而沿著樓梯往上爬,會看見中庭到天井這段的設計把水的元素發揮得更淋漓盡致,走著走著會有種住在海裡往上游的錯覺。內部走廊也有拱門式的設計,除了裝飾性據導覽說也有顧慮到通風的需要。來到屋頂,是許多極富童趣的馬賽克彩繪煙囪,屋頂有一片被做成了像魚鰭的樣子,往外一看,外面還有魚鱗狀的裝飾,果然是條盤踞在屋頂上的大魚 XD
是蘑菇還是暖爐? XD |
猛一看以為是水族箱 |
走出米拉之家,剛好天黑打上了燈,從外面看,彩繪窗戶搭上象腿柱子,以及略帶鋸齒狀的陽台欄杆,好像看到童話世界裡才會出現的建築,難以想像當時在1910~30年代,真的有人住在裡面生活,住在那麼可愛的房子裡,每天都會覺得很有趣吧?
可愛的象腿柱子 |
實地走訪高地的三座建築作品,才能感受到其與眾不同,他把想像力揮灑到不可思議的程度。朋友有感而發:「巴塞隆納專門出外星人阿!這是外星人蓋的吧,地球人蓋不出這種東西」我說搞不好他真的是外星人不小心來到地球,其它地方可能也有,但當時可能只有加泰隆尼亞的人和他們頻率相近,懂得欣賞他們吧! XD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